今天我们一起来到山城重庆,一起来了解一下川渝特色美食小吃——百年老店吴抄手,看一看它的起源与发展,了解一下它的故事吧~
吴抄手的历史渊源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都有一家非常有名的面食餐馆,尤以抄手出名,许多吃客品尝后都赞不绝口,念念不忘。更有一些食客冒用吴抄手之名继续经营至今,但是他们和解放前在青石桥享有盛誉的吴抄手没有一点关系,也不知道吴抄手的来龙去脉。
龙门阵86年第六期有一篇香港的食客潘孑农老先生就在他的《梦绕锦城忆游踪》就非常有趣的写到在吴抄手吃鲫鱼面没有鲫鱼大惑不解的有趣情景。(潘孑农:1909—1993.1.28,浙江湖州人,解放前文艺界的著名编剧和导演,抗日名曲《长城谣》的作者之一,白杨出演过他编导的话剧,导演《花开花落》,《街头巷尾》等片,著有《舞台荧幕六十年》文中评论江青“在1930年代之上海,她是一流的话剧演员,二三流的电影明星”)
潘老无比怀念的写道:“吴抄手”还是值得永远怀念的,有次我试要了一碗鲫鱼面,端来后我用筷子在碗里翻江倒海,却始终未见鱼影,我怕当做外行,踌躇着不敢问,可是机智的幺师就看出我的“底”来,幽幽地提醒我:“是啷个的,鲫鱼煨成汤,稀巴烂,味道全在汤里了。”一语道破真相,我恍然大悟,无鱼的鱼面,确实鲜美,我把汤喝得点滴不留,仓皇走出店堂,隐隐还听到幺师们的哄笑。
正宗的吴抄手?
正宗的吴抄手店在青石桥,是吴茂山老人亲自打料掌厨的店,因为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味道卓绝誉满成都。在华兴街还开有分店,是他三弟在那里经营,华新街的锦江剧院解放前也是一个喝茶听戏的场所,叫悦来茶园,戏班子下场后卸完妆也必是吃了宵夜才回家睡觉,川剧名家竞华,(—1999年8月30),打金钱板的周钟兴等这些都是店里的常客,留恋之余将成都名小吃编成唱词:“吴抄手的抄手鸡肉来做,赖汤圆的汤圆尽是油珠珠……”赞不绝口吴抄手的鳝鱼面,担担面,鸡汤抄手、怪味鸡……。
吴抄手以抄手誉盛,实际上经营的面食品种多样,样样都是美味,他的怪味鸡也与四川的传统红油鸡块别有不同,别无他家。
吴抄手在当时的成都极负盛名,后起商家纷纷效应,出现了矮子抄手,龙抄手等。据传龙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龙,而是创办人张武光与其好友等在当时的“浓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之事,切磋店名时,借用“浓花茶园的“浓”字,以谐音字“龙”为名号,也寓有“龙腾虎跃”、“吉祥”、生意兴“隆”之意。
吴抄手之女却大不以为然,毕竟她还知道些底细,据她讲龙抄手的老板确实是边花—独眼龙,原是其三弟开的吴抄手分店的帮工,三弟开店既不管账也不掌灶,一切都由帮工打点,把家传的手艺尽传他人。
现在有些吴抄手,其实就是借的这块招牌:重庆的吴抄手由李文生、陈尚智等五人合伙经营,1952年开业,专营抄手。据该店老厨师辜骏回忆说,吴抄手这块招牌是借来的,因为成都青石桥有一家吴抄手很有名气,为了招徕顾客,就冒名为吴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