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十四信俗是温州市洞头区的一个特色民俗,起源于唐朝年间,经过时代的变迁传承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特色民俗吧!
陈十四信俗
陈十四信俗起于唐代,到明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浙江南部与福建北部接壤,其信仰由闽北逐步移至浙南,并迅速蔓延流传,覆盖面达十多个县,清代有鼓词艺人将其事迹改编成鼓词《南游传》即娘娘词,在浙南大地广泛传留。娘娘祠、太阴宫遍布温州城乡各地,据民国《瑞安县志稿》载:20世纪40年代瑞安县有215处太阴宫,即专为祈奉陈靖姑的宫庙。香火极盛。
历史起源
陈靖姑信仰虽源于闽北,但发展在浙南扎根,在瓯越,其信仰的文化内涵是和浙南民间的人文习俗整合在一起的,由于“温州鼓词”艺术的巨大影响力,使娘娘词数百年来传唱至今,深入人心。
《南游传》又名灵经,俗称娘娘词,内容叙述了陈靖姑为民除害收妖灭怪,最终斩蛇救兄得道神的传奇人生,人们感其恩德,尊称为圣母娘娘,演唱娘娘词一整套的活动和宗教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非常庄严独特的仪式和习俗,祭祀活动前,地方老人要成立首事领导小组,选定黄道吉日,请道教先生,娘娘宫内摆香案,在经坛设三界,搭庐山景,演唱时间在下午和晚上,要连续演唱七日夜,此期间严禁村民出栏担粪,听众入场需经净水净身以示对神的尊敬和经坛庄严。
上一篇:柳市保嗣酒
下一篇:瑞安老酒汗传统酿制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