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是台州市仙居县的一个特色传统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流传到仙居县是在清朝年间,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表演形式也是很特别,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民间舞蹈吧!
十八罗汉
民间舞蹈十八罗汉源于南北朝时期“18强盗皈依佛门”的故事。相传十八位强盗天良不泯,经神仙点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此造福人寰。所以十八罗汉表演旨在劝人从善行走正道,是一种娱乐和哲理交融的舞蹈表演艺术。
历史发展
该舞蹈于晚清时期传入本地,《光绪仙居县志》收录了:“普光院僧众逢七月七于院前扮演十八罗汉,观者如潮,极一时之盛。”的景象。在解放前,十八罗汉多作为向-祈求地方平安、求雨祈禳之用,也是民间自卫军事组织演练阵形的一种形式。文革时期被视为“四旧”而禁止,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得以重新发掘抢救,重新组建了罗汉队。逢庙会、重大喜庆节日进行活动。
表演形式
十八罗汉的艺术欣赏力很强,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包含佛家、道家、军事、武术等各方面内容,是传统文化在民间表现形式的一种。它分“走阵”、“测势”、“罗汉台”三大部分,融宗教、军事、武术、舞蹈、娱乐、杂技表演于一炉,气氛热烈火爆、动作朴实豪放。当三声鞭炮崩天裂地后,160多名艺人披红挂彩,在鼓号旌旗的簇拥下,持刀操戟、舞棍弄棒呼啸上场。霎时间鼓乐齐鸣,喊声震天,旌旗所麾,“罗汉阵”壁垒森严,“编波阵”涟漪荡漾,“葫芦阵”玄机四伏,“五梅阵”争奇斗艳……十三种阵式跑动穿插变化无端,真是精彩纷呈、叹为观止。
“走阵”之后,旌旗偃息,鼓点急促,大场面的集体舞演变成单一的双人舞。第二部分“测势”,即探测对方实力,由持同一兵器两人组成对子,轮流对抗表演,直至十八般兵器表演完毕。动作粗犷有力、朴实无华,既突出个人表演技巧,又显示双方配合默契。最后的“罗汉台”由“莲花台”、“罗汉马”等六组造型组合而成,其中“罗汉台”犹为精彩,被喻为“十八罗汉”精华。
“观音台”由七人五层相叠而成,最底层的台基由一壮汉担任,其余六人全部相叠在台基上。台基造型完毕,不但要身负重压保持平衡,并且还要沿正反方向旋转三圈,其技高力大扣人心弦,惊心动魄。其无穷无尽的魅力令无数的热情和汗水在娱乐里得到尽情诠释。“十八罗汉”音乐伴奏无固定模式,均是仙居西乡流行的民间音乐曲牌,多杂婺剧风味,新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