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哭嫁歌是一种民间的风俗习惯,也是地方特色的习俗之一,哭嫁歌的传承更是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是以说唱的形式来诠释的一种文化,在唱词和旋律的展现中更是变化莫测,韵律更是保存不变,吐字十分的清晰,展现的内容更是十分的质朴,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绍兴哭嫁歌的特色之处吧!
绍兴哭嫁歌
哭嫁是土家青年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表现在封建社会时代,哭嫁是衡量女子贤德的重要标志。
仪式
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风俗
由于唱词变化,旋律也随之略有变化,但旋律的基音及终止音保持不变,每句旋律均由高音级进下降,旋律中装饰音运用较多,在句尾时常加进呜咽与抽泣声,以表现妇女悲痛压抑的情绪。《哭嫁歌》的音乐形成固曲牌,哭唱词形成固定篇章,内容极为丰富,语言精炼质朴,一般五字句、七字句结构为多,押韵上口,通俗明快,易于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