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坡村跳虎掌舞活动由请山神、扮虎、跳虎、送虎、吃虎肉等组成,今天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这各传统民俗白沙坡虎掌舞
白沙坡虎掌舞
白沙坡是易门县绿汁镇木厂村委会的一个村民小组,位于绿汁江西面的狮凤山背面,四周高山险峻。当地村民以彝族为主,他们代代传承着极具民族特色的“虎掌舞”,早在2006年虎掌舞就被列为玉溪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近日,记者探访了当地虎掌舞的保护和传承情况。
老虎为什么会成为白沙坡舞蹈的主角?记者查阅资料得知,传说两只老虎从大理来到绿汁江,湍急的江水使老虎无法前行,便回头来到白沙坡南边的云盘山上。老虎的到来,吓跑了其他凶猛的动物,村民和畜禽也免于受到侵袭。而后,老一辈的村民便装成老虎的模样在田地边走动,保护其庄稼及畜禽。从此,白沙坡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的景象。于是当地人视虎为祖先,自称是虎的后裔,认为万物都是由虎创造,久而久之,便演变出了今天的虎掌舞。
白沙坡村跳虎掌舞活动由请山神、扮虎、跳虎、送虎、吃虎肉等组成。每年跳虎掌舞之前,都要先行祭拜山神庙,而后是土主庙,所有人装扮都在土主庙前进行。从正月十二至十五,整个村庄就成了跳虎掌舞的场地,文艺表演队挨家挨户跳虎掌舞表达祝福。全套的虎掌舞有九个套路,包括:虎拜四方、虎穿花、虎翻身、虎解手、虎花笙、虎挫身、虎玩耍、虎合脚、虎种田,以虎的形象再现着犁田、耙田、背粪、撒秧、拔秧、栽秧、割谷、打谷等农事场景。
相传很久以前,二只老虎来到绿汁江边白沙坡村旁的云盘山上,因被江水阻隔就留在云盘山上。云盘山自古山高路险,野兽出没,自从来了两只老虎,山里的野兽再也没有祸害过白沙坡的村民。自此老虎成了白沙坡的神兽,村民们劳动、生产时都扮做老虎的装扮。
这里的村民自幼学习虎掌舞,虽然跳舞的全是耕田种地的村民,但举手投足之间地显露出虎的神韵。
用棕叶做成老虎耳朵和尾巴;黄、白、黑三种颜色画出的老虎花纹在黝黑的肤色上显示出视觉的冲击力。
每逢年节,虎掌舞是白沙坡村必须上演的大戏。虎队从村头到村尾,走入每一户村民家中,驱魔驱鬼,为每一户村民祈祷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