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接龙舞是我国700余万苗族人民所拥有的苗族舞蹈之一,也是文化活动的重要体现,它的传承年代更是十分的悠久,舞蹈的展现动作和唱腔的形式更是十分的优越,场面更加的热闹非凡,且这样的文化活动更丰富了地方群众的重要生活,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湘西苗族接龙舞的特色风韵吧!
湘西苗族接龙舞
清代湘黔苗民起义后,清廷深恐苗家会出"真龙天子",于是派人到湘、黔、川边境"劈山斩龙",诸如挖掘土槽、钉上铜钉、淋以滚开的麻油等等,还保留着某些"斩龙"的痕迹。
文化
每年秋后的十月和春耕生产大忙前的二月或者大兴土木和办喜事时,都要举行“接龙”,龙司(苗老司)带领龙公龙母和苗族器乐演奏及手持各色彩旗的男女,跳起优美的苗族舞蹈即接龙舞。
特色
在去掉原始祭祀内容后,进一步舞蹈化,丰富了基本语汇,提高了这种民间舞蹈的艺术品位。接龙舞在解放前一直是祭祀性的宗教舞蹈,它自娱性强,跳舞时人们模仿龙的动作特征与形象,舞者时时表演着龙起伏、龙翻身、龙抢宝、龙进门等动作,尤能表现龙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