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四川是一个有着多民族的地区,在四川至今也保留着很多习俗,今天本地屋的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四川雅安的芦山庆坛。
芦山庆坛
芦山庆坛有戏剧活化石之称,是一种庆坛法事与演剧艺术相结合的傩戏剧种。由九个程序组成。其中三个程序重在法事,另外六个程序均为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的“折戏”,其间载歌载舞,插科打诨,娱神娱人。誉为戏剧活化石。庆坛唱:神歌腔、端公调、花灯调。乐器:锣鼓。代表剧:童子请仙娘、二郎记、倮倮记等。
芦山县,位于川西雅安地区,史载古为“青衣羌国”。据考,秦代,羌族迫于秦穆公的霸道,从青、甘、陕地区向四川迁徙。其一支“青衣羌”至芦(山)天(全)宝(兴)一带,建国于芦山,号“青衣羌国”。羌民自来勤劳,民风古朴,早期为自然崇拜,后信奉五斗米道。
汉樊敏碑载:“季世不洋,米巫凶虐,续蠢青羌。奸狡并从,陷附者众。”汉代芦山为蜀汉所辖,与藏、羌、苗等少数民族相邻的边陲地区,地理位置甚为重要。据说,此地乃蜀汉名将平寰侯姜维屯兵之地。姜维本羌族,战功卓越,深受“土民”拥戴。姜维殉难后,边民立祠祀记。
并筑平襄楼(现名姜庆楼)世代朝祭。芦山地处川西边陲,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每年庙会节令甚多,年终又有庆坛酬神之习。因此,当地庆坛酬神的傩戏,亦应运而生。据县志“风俗”中记:“芦邑神会,名目繁多,每年八月十五日,相传为姜伯约尽节之日,全城高塔彩楼四十八座,并奏鼓乐,声震通城,纪念姜侯。”(年终)“又祭坛神。坛神者,秦为太守李冰,隋嘉州刺赵昱也。崇祀之,谓之庆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