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酥内软,油而不腻,咀嚼有味,口齿生香的油炸粑,是一道内江人民钟爱的美食,今天本地屋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它。
油炸粑
油炸粑为四川内江民间流行的一种小吃,后来广泛流传于西南地区。其制法是将糯米泡软蒸熟再把糯米饭捏成鸡蛋大的小团,再包进豆沙。豆沙以赤豆为主要原料。掺进食盐、花椒粉为佐料,然后压成饼状,投进滚油锅炸成金黄色油饼。 外酥内软,油而不腻,咀嚼有味,口齿生香。据《内江县誌》记载,油炸粑起源于清末朱家桥陈记美食店,行销至内江城内。后来陈姓后人到贵州开店,把油炸粑传到湘黔地区。
油炸粑现以是贵州地区传统早点。由大米、糯米、黄豆制作而成。是因其制作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有人还喜欢在浆里放点葱丝、蒜苗丝和糟辣椒,味道也很可口。
说到油炸粑的起源,还有个难以考证的小故事。时间一直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的贵州,还被称作夜郎。据说那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当时正率兵平定孟获,在夜郎国与那黔中洞主作战。一日,蜀军正埋锅造饭,突然探子来报,说有蛮军临阵。诸葛亮一听,于是下令出战,没几下,便打退了黔国洞主的人马。
也不知这诸葛军师是何用意,你说胜了就胜了吧,可他既不顾穷寇莫追的忌讳,也不顾这帮军士的饭还没吃,下令大军乘势穷追蛮军上百余里。
这一追倒也没什么,可就急坏了这军中的火头军了,久等部队不归,可这煮着的豆汁儿和米饭不能浪费呀,本来就没带多少粮草,怎么办呢?
诸葛军师一看这情形,只好命将士兵把未用的豆汁儿与米饭掺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
等大捷而归的士兵回营,这被豆汁儿掺和过的米饭已足足蒸煮近两日,又累又饿的士兵们急忙分食,谁料这米饭已成另一番模样,不但色泽黄润,而且味道甘甜香软,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士兵们还以为是军师用来犒劳他们的美味,三下两下便让几甑佳馔见了底。
碰巧劳军当地百姓遇到,见此物如此美味,也仿此手法制作,一千多年的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这不,贵州便又多了这么一道美味———油炸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