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端公舞是被称为“端公”的人作歌起舞的一种歌舞形式,也是广为群众所喜爱的娱乐文化习俗之一,盛行的年代也是十分的悠久,其形式也是格外的优美,内容的传承更是独具地方的特色和魅力,且这样的舞蹈更是具有一定的风采,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羊皮端公舞的特色之处吧!
羊皮端公舞
端公舞又叫“扛神”,也叫“做枯斋”,主要流传于南漳县薛坪镇一带。端公舞起源于楚宫廷舞,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端公舞兼收并蓄其他文化,但基本保留了原始古朴的风格,被誉为楚文化的活化石
习俗
轩辕黄帝战蚩尤于涿鹿,长期相持不下,有一个姓端的将帅把蚩尤打败了,轩辕缅怀他的业绩,就在“端”的后面加了一个“公”字,就成了“端公”。因“端公”生性爱说爱唱爱跳,所以就有“端公舞”。
活动
古老的羌民族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民族。端公,则是羌族社会不脱离生产的宗教职业者,专门从事如祭祀、还愿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以及男女合婚、婴儿命名、死者安葬和超度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