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摩绘画是四川省凉山的一个特色传统艺术,有着独特的表现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鲜明的民族特殊,表现形式也是很丰富,题材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特色传统艺术吧!
毕摩绘画
毕摩绘画是由彝族祭司毕摩画在纸张或兽皮、树皮、竹简、石头、木板等载体上的图画,是一种通过绘画与文字相互配合的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反映历史生活、表达志向和愿望的艺术体系,是彝族远古绘画艺术的“活化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文化特征
毕摩绘画通常分为两类:一是毕摩文献上的插画图解,二是在木板、石板上的图画符号。
插画图解
文献上的绘画始终与文字相配,多在扉页或末尾几页,画上图画并配以相应的文字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多以反映天地万物的演变、古代英雄人物降妖除魔为民除害、古代战争中的排兵布阵、日月星辰等天象、彝族先民迁徙路线、动物植物为内容,甚至异域世界的邪魔鬼怪等。
凉山毕摩绘画以“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用俯仰天地、神游太虚的艺术观照法,以心领神会,将心中之“象”自由地组织在一起,以抽象手法,舍弃了那些眼睛可视但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内容,而对眼睛看不见的但是认为是本质的部分却会详细描绘出来。抓住“骨”这个本质特征,而舍其外形轮廓,画物之“骨”像。
图画符号
毕摩在木板上的绘画,画天地人间有固定的程式。最上面三道横线中间插入一条竖线的符号代表“天”,往下一条横线两端各画三道弧线的符号代表“地”,接着是日月图符,月亮通常被画成半月牙形,再加上些折线和若干点或小圆,太阳画成几重圆圈再加上若干点,然后以多行排列的点代表星晨,三个小的左右半弧一组符号组成“雾”等。
石板画主要有防冰雹、防乱砍乱伐、神图等。
用兵布阵图与星象图位,也是毕摩文献绘画中最具特色的大类,一般附于每卷文献的末尾,画法简单明了,如画一颗星则只画一点,三星则画三点表示;军事布阵图则按布局模式,画若干竖线代表执叉执戈执斧方阵,画主帅则画一圈代表,画山川地理则根据特征画小石、小树、水凼等简单符号表示,并在相应部位用文字注明,气势恢宏。
制作工艺
毕摩通常以竹、木削制成笔,蘸沾牲血调锅烟灰制成的墨汁,在纸上或木板上进行绘画,且不打草稿,凝神定气,一气呵成,不加雕琢。
明用燕毛作笔,用木叶当纸。画笔有自削的竹签、棕桐叶柄、细树枝和草茎,或用鸡翅、羽毛、绵羊毛和山羊毛制作而成。颜料也是俯拾即得的一些矿石土、锅烟灰、动物血、猪胆汁、赤土等,近代才使用毛笔、墨汁。毕摩常用这些简单的工具和颜料在兽皮、树叶、地面、岩壁上绘制出一幅幅规格大小不一的日月星辰、山川人物、动物植物等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