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溪火龙灯舞
黄龙溪火龙灯舞川西民俗视觉盛宴
图灵科科
2023-05-07
0
地区:四川 成都 双流区类型:民俗

黄龙溪古镇烧火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舞蹈。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传统民俗。 古镇“烧火龙”民俗活动每年从正月初二晚上出“火龙灯舞”到元宵节收灯,正月十五晚上是高潮。“龙”游古镇,大闹元宵,煞是喜庆!今天小编带大家到双流黄龙溪过春节,亲眼看看这座明清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群。

黄龙溪火龙灯舞

渊源

黄龙溪镇“火龙灯舞”起源于南宋时期,先民们根据“黄龙见武阳赤水”和主管光明与黑暗的“烛龙及主管风风雨雨的应龙”,“一龙生九子”的神龙图腾文化按照民间信仰吉祥的“蛇身、鹿角、虎眼、牛耳、象腿、马鬃、鱼鳞、兽须”等物。创造了“火龙灯舞”。为了使火龙神奇的表演故研制了独特(秘密配方)的火药,这种火药的热量低,火焰艳丽夺目。火龙流长,喷射有力,可烧龙灯又可烧舞龙者之肉体,因此火龙灯舞融龙、灯、舞、火焰于一体的神、奇、美、妙和惊险的舞姿,火龙灯的制作用竹、木、纸、布编扎,包裹、彩绘、置灯而成。结构为“四部九节”,即“四部”龙宝(红宝、金钱宝)龙头、龙身、龙尾。龙宝直径35厘米左右,嵌于直径45厘米饰有彩绸花式的宝架中可转动又可饰灯。龙头长圆形略90厘米内饰彩。其中龙嘴长45厘米内饰焰花或焰烟,龙角长50厘米,龙须透度,龙眼有神外实,龙身直径34厘米,内饰彩灯略长18米,龙尾曲翘柳形长略150厘米,舞龙灯时,每柄由一人握持,扶龙舞姿。

舞龙队伍由排灯(书、画、祝贺词画或灯队称谓),宫灯、鬼蟹、鱼、虾、蛙等灯。灯幡,灯牌;敲击乐和唢喇;火龙灯共三组50人左右。出灯时,一是由道士先生身着法事道袍,帽、靴、执法牌由众道士护送带火龙队到河边列队,道士先生做法事安置水神,土地神祈祷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灯队平安后“请龙出海”。

舞龙在中国历史久远,流传甚广,从南到北,从乡村到城市,每当逢年过节及兴典盛事都有舞龙风俗。黄龙溪火龙灯舞表演十分壮观,由宫灯、排灯、牌灯在前面异行,随着欢乐的乐器声起舞,龙身随龙头起伏摆动作出相应飞物姿态,烧花人员一齐点燃烟花,对准火龙或舞龙队员,舞龙队员精神抖擞,观众中爆发出一阵阵欢呼,赞赏声,整个场面欢声雷动。“烧火龙”具有浓郁的川西地方特色,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反映了川西本土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展现了川西地区古蜀文化风采的一道风景线,是川西地区保留较为完整的民俗群众活动之一,其对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妥善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舞蹈程式

(一)舞龙人头戴草帽。裸身穿(抗焰花喷烧)短裤,脚蹬草鞋,持龙到阵摆成舞龙姿势。

(二)在喧天锣、鼓、钹、小锣、马啷子、唢喇(中音、高音两钟)的鼓乐声中请德高望重的地方名人给龙“点(朱砂)眼”,先点左眼再点右眼。点时由舞龙者齐唱:“一点金,二点银,0风调雨顺,四点吉祥太平。”或唱其他贺年,贺家人的吉祥,喜悦诗词。尔后由龙宝引路,一字长蛇,金龙摆龙,腾云起浪,金龙出宫。在鼓乐伴奏中表演飘、游、叠、转等舞姿后。

(三)点睛者还要另行给舞龙队挂红放炮。观众赤持焰花喷烧舞动的龙灯和舞龙人,焰花烧得越多,动作越猛,舞龙者就越高兴欢乐。主人要设宴庆贺。经过演变,在政府官员宣布“烧火龙”开始后,鼓乐并起,由地方长官或知名人士点燃龙嘴烟花,此为第二道烧式“龙嘴喷花”,龙头颔首三叩,向各方、各级贵宾和现场百姓拜年,祝贺新春快乐!此时过节观灯的四方万千男女、老幼民众皆同时燃点手中特制的竹筒烟花,向舞动的火龙交替喷射!霎时,爆竹声声、烟花四起,鞭炮声、烟花喷射声、人之呐喊声响成一片,响声连天,烟火弥漫!火花在龙射、人射上蹦跳,遍地开花。爆竹之声,烟花之火,人声鼎沸,腾飞万里,几分钟之内便成了一片火的海洋、烟的世界、光的幻景、乐之大潮!人舞龙欢,火光闪耀,好一派辞旧迎新之喜悦,好一派龙腾火海的壮观场面!舞灯人精神抖擞,尽兴表演游龙出海、礼仪朝拜、漫游世界、滚翻腾云、喜聚蟠龙等灯技;手中龙把紧握,随龙头挥舞,火星点点,身躯不断抖动,脚跟稳健,不屈不挠,无所畏惧,表现出“龙”之威严与英武!四周一片惊呼……在一片火与烟、光与声、惊与险、喜与乐的海洋之中,火龙狂舞;最后,龙首高昂,龙身呈盘龙状现收式!在一片烟花爆竹声、锣鼓声、唢呐声、万人呼喊的鼎沸气氛中,答谢观者,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美满!龙灯会“烧火龙”至此,舞灯人把烧残的龙灯置于河边祭祀焚烧,将灰送到河里,寓意送龙顺江入海回宫。

风格

这种舞蹈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龙舞风格迥然不同。

根据龙的造型来区分,龙舞有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多种形态,龙的形态不同,其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请龙”、“出龙”、“舞龙”、“送龙”等环节组成。龙舞中蕴涵着开拓奋进、天人合一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龙溪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川西水上古镇,火龙灯舞是这里最驰名也最具民间韵味的一项传统群众文化活动。它起源于南宋,当地先民根据主宰光明与黑暗的“烛龙”、主管风雨的“应龙”及“龙生九子”等相关的神话传说,融合蛇身、鹿角、虎眼、牛耳、象腿、马鬃、鱼鳞、兽须,创造了火龙灯舞这一优秀的民间表演艺术。 

火龙灯舞历史悠久,流传广泛,黄龙溪每遇年节和典礼盛会都要照惯例舞起火龙灯。为了使火龙表演更加神奇,人们研制出热量较小而火花艳丽的独特火药,舞龙时喷射出来,绚丽异常。黄龙溪火龙表演时,宫灯、排灯、牌灯在前开道,龙身随着龙头起伏摆动,在伴奏的乐声中做出各种飞舞的姿态,烧花人对准队伍进行烧花表演,场面十分热闹。 黄龙溪火龙灯融龙、灯、舞、火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川西地方特色。它展示了川西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黄龙溪火龙灯舞面临生存危机,急需抢救。

相关内容

炎帝陵祭典
炎帝陵祭典是一种宗教文化的传承,也是广为大众所推崇的一种文化...
2020-03-05
槚山皮影戏
槚山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
2021-11-16
麻仁奶糖
麻仁奶糖是湖南长沙的一个特色小吃,原料很丰富,制作工序也很复...
2021-12-29
火宫殿
火宫殿是长沙天心区传承民俗文化得大众场所,有着风味小吃,也有...
2020-03-17
八角溪茶叶
八角溪茶叶是日常中十分常见的风味饮品,也是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
2021-08-24
金汤牛鞭
金汤牛鞭是一道十分鲜美可口的汤汁,也是滋补养颜的佳品名汤,其...
2023-07-07
蚕豆气饭
蚕豆气饭是一道十分爽嫩可口的美味主食,也是值得人品尝的风味名...
2023-04-07
砂仁糕
砂仁糕是糕点中十分稀有的一款美食,也是广为群众所喜爱的佳品名...
2021-09-07
南音说唱
南音说唱是用广州方言进行说唱的一种表演形式,流行于珠三角地区...
2020-05-02

热门资讯

九里埂花生 九里埂花生是四川成都市简阳市的一个著名特产,色泽鲜艳,香甜可口,风味独特,味道鲜美,有着丰富的营养成...
金龙闹年锣鼓 现在国人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的传承,关于中国古典乐器表演,也应该积极宣传。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成都的特...
成都糖画 四川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在距今25000年前就开始出现文明,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古蜀文...
永盛牛灯 川西牛灯,是流传于川西平原民间的民俗表演艺术,付俊桃所属的温江永盛牛灯一支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几百...
九斗碗习俗 四川的美食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除了享誉全球的火锅之外,其实在四川民间,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美食。今天...
金华龙灯 很多朋友都说没有鞭炮声,总觉得年味儿不够浓,少了点什么,但,这不还有美轮美奂的龙灯可以赏嘛,小编这就...
茉莉花茶传统窨制技艺 中国花茶有自己的制茶之道:“采之唯恐不尽,制之唯恐不精”。 “新津茉莉花茶窨制技艺”以其“香气鲜灵持...
闹年锣鼓 从小年开始到元宵节,在彭州大街小巷、乡村院落,都能目睹到一种文化渊源深厚的民间艺术——闹年锣鼓。盆鼓...
蒲砚制作技艺 蒲砚也称“蒲石砚”,自古就是人人知晓的名砚,蒲砚有着悠久的历史,制作工艺繁琐,但是制作成果让人赞叹,
成都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成都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是成都传统医药之一,属于成都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同了解这门技...
达摩会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一项四川成都的文化民俗——达摩会,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化,也是四川成都独有的文...
柏合草编技艺 不起眼的材料,通过一双巧手编织出各式各样得手工艺品,小编今天想要推荐得是柏合草编,实用、美观,很值得...
四川评书 四川评书又称白话演说、评话,是四川省传统曲艺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各地及云、贵部分地区。表演者用四川方...
新津灯迷 新津,山环水蕴,历史悠久,这片土地孕育出了诸多历史文化名人,同时也孕育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性的优秀民俗...
四川荷叶 四川曲艺,品种多样、各具风采,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项其中的特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