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年锣鼓
闹年锣鼓传承历史文脉敲响希望喜悦
图灵科科
2020-01-13
0
地区:四川 成都 彭州市类型:民俗

从小年开始到元宵节,在彭州大街小巷、乡村院落,都能目睹到一种文化渊源深厚的民间艺术——闹年锣鼓。盆鼓、锣、钹与马锣,组成了闹年锣鼓的“四件头”。闹年锣鼓的敲响,为彭州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息。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这个传统民间音乐艺术。

闹年锣鼓

历史

彭州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北枕龙门山脉中段,南接成都市郊。彭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有人类文化活动迹象。秦朝时期,今天的彭州地域上就设立了当时蜀郡管辖的三个县。唐朝时设立了“彭州”,一直到明朝才降为县。明朝末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现象。大量的移民进入四川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与民俗。到了清朝的康熙和乾隆时期,进入四川的多种中原地方戏曲和本地的地方戏曲经过融合后,形成了今天的川剧。

川剧在自身的发展中根据剧目的内容和表演方式,逐步形成了固定的声腔套路,其中一部分打击乐进入了这些套路,剩下那些打击乐曲牌,戏剧爱好者们便将作自娱自乐,每当逢年过节,他们就自发地演奏起来,给节日增添了许多热闹的气氛。由于过年是中国传统中的最大节日,因此人们在这时的演奏也就最多,往往从除夕开始便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元宵后才结束,所以这种表演形式便被人们称为“闹年锣鼓”。因为这套锣鼓是在节庆闲暇的时候人们玩耍时表演的,又称为“耍锣鼓”。又因为它所用的锣与鼓比舞台上表演用的要小一些,因此又称作“小锣鼓”。由于它的小,很适合在行进中表演,于是便与龙灯和狮灯的表演很好的结合起来。在龙灯、狮灯表演时,锣鼓队用“长槌”伴奏,在表演间隙或行走时便演奏“闹年锣鼓”曲牌。闹年锣鼓是历史上少有的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交相融合的结晶,同时又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过程。它是地地道道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的“打击乐”,富有浓厚的“原生态”质朴韵味。

闹年锣鼓曾经为川西地区千千万万的百姓带来过欢乐和希望;充实了一代又一代艺人与观众的精神生活;以一种最为朴素的艺术方式陶冶着那个时代的众多生灵,并且折射出一个地方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成为了一页用民间乡土音乐记载的历史,对研究川西地区民间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演奏

“闹年锣鼓”使用的乐器称为“四件头”,是由盆鼓、锣、钹与马锣四样组成。它既可以与龙灯、狮灯配合表演,也可以单独表演,还可以与唢呐配合表演,称为“套吹”。演奏时少则4人,多则6到10人。由于闹年锣鼓的曲牌都比较短,2分钟左右,因此,在演奏时常常都是将好几个曲牌组合在一起表演。在闹年锣鼓曲牌中,有的还惟肖惟妙地模仿出了一些动物的声音和人们劳动场景中发出的声响,这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创作智慧和高超技艺。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闹年锣鼓在川西地区颇为盛行,各县每个乡镇几乎都有自己的演奏队伍,还有的一个乡镇就有两三支队伍。在上个世纪40年代,闹年锣鼓可以说达到了高潮时期,当时每逢过年,成都周边郊县的数十支锣鼓队都云集彭州,在这里进行表演和比赛,时间长达10天左右。这些锣鼓队一般都由当地的民间社团出资组队,对于优胜队伍,组织者要给他们挂红,发红包,以示奖励。

传承

闹年锣鼓曾经为川西地区百姓带来过欢乐和希望,充实了一代又一代艺人与观众的精神生活,以一种最为朴素的艺术方式陶冶着众多生灵,成为了一页用民间乡土音乐记载的历史。为使闹年锣鼓得以传承,葛仙山镇村民经常进行学习研究,实践操作,寻师访友,交流技艺,培养后继人。“目前整理和经常演奏的曲牌40余支。”葛仙山镇村民笑言,“我们还将进一步整理挖掘更多的曲目,同时,到各镇(街道)去演奏,感染更多民间群众,把闹年锣鼓这一传统文化好好传承下去。”

为了传承闹年锣鼓,葛仙山镇组织了13名村民学习,其中,由5人构成的妇女组,打破了闹年锣鼓演奏没有女子的先例,并多了一个马锣,构成双马锣演奏。如今,闹年锣鼓乐队已有学员5组,并多次参加我市各类表演,同时,葛仙山镇将闹年锣鼓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融入了牛灯、狮灯、龙灯等。

谈起学习闹年锣鼓需具备的条件,葛仙山镇说:“最重要的是兴趣和天赋。虽然在彭州,闹年锣鼓的身影在逐渐消失,但是我会坚持演奏。一旦有对闹年锣鼓感兴趣的爱好者,我都会无私地把所学的东西传授给他们,希望能够培养一批真正的闹年锣鼓传承人,让闹年锣鼓焕发耀眼光彩。”

今天,闹年锣鼓的传统曲牌不仅仍然可以用于民间演奏,而且还可通过音乐家们的借用、改造和创新等方式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创造出既富有传统文化风味又具有当今时代风貌的曲牌来,不仅传承、发展了这个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同时又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了今天的时代气息,让这个已经沉睡的艺术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来。

上一篇:鱼凫传说

下一篇:火牛阵

相关内容

炎帝陵祭典
炎帝陵祭典是一种宗教文化的传承,也是广为大众所推崇的一种文化...
2020-03-05
槚山皮影戏
槚山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
2021-11-16
麻仁奶糖
麻仁奶糖是湖南长沙的一个特色小吃,原料很丰富,制作工序也很复...
2021-12-29
火宫殿
火宫殿是长沙天心区传承民俗文化得大众场所,有着风味小吃,也有...
2020-03-17
八角溪茶叶
八角溪茶叶是日常中十分常见的风味饮品,也是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
2021-08-24
金汤牛鞭
金汤牛鞭是一道十分鲜美可口的汤汁,也是滋补养颜的佳品名汤,其...
2023-07-07
蚕豆气饭
蚕豆气饭是一道十分爽嫩可口的美味主食,也是值得人品尝的风味名...
2023-04-07
砂仁糕
砂仁糕是糕点中十分稀有的一款美食,也是广为群众所喜爱的佳品名...
2021-09-07
南音说唱
南音说唱是用广州方言进行说唱的一种表演形式,流行于珠三角地区...
2020-05-02

热门资讯

九里埂花生 九里埂花生是四川成都市简阳市的一个著名特产,色泽鲜艳,香甜可口,风味独特,味道鲜美,有着丰富的营养成...
金龙闹年锣鼓 现在国人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的传承,关于中国古典乐器表演,也应该积极宣传。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成都的特...
成都糖画 四川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在距今25000年前就开始出现文明,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古蜀文...
永盛牛灯 川西牛灯,是流传于川西平原民间的民俗表演艺术,付俊桃所属的温江永盛牛灯一支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几百...
九斗碗习俗 四川的美食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除了享誉全球的火锅之外,其实在四川民间,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美食。今天...
金华龙灯 很多朋友都说没有鞭炮声,总觉得年味儿不够浓,少了点什么,但,这不还有美轮美奂的龙灯可以赏嘛,小编这就...
茉莉花茶传统窨制技艺 中国花茶有自己的制茶之道:“采之唯恐不尽,制之唯恐不精”。 “新津茉莉花茶窨制技艺”以其“香气鲜灵持...
闹年锣鼓 从小年开始到元宵节,在彭州大街小巷、乡村院落,都能目睹到一种文化渊源深厚的民间艺术——闹年锣鼓。盆鼓...
蒲砚制作技艺 蒲砚也称“蒲石砚”,自古就是人人知晓的名砚,蒲砚有着悠久的历史,制作工艺繁琐,但是制作成果让人赞叹,
成都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成都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是成都传统医药之一,属于成都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同了解这门技...
达摩会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一项四川成都的文化民俗——达摩会,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化,也是四川成都独有的文...
柏合草编技艺 不起眼的材料,通过一双巧手编织出各式各样得手工艺品,小编今天想要推荐得是柏合草编,实用、美观,很值得...
四川评书 四川评书又称白话演说、评话,是四川省传统曲艺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各地及云、贵部分地区。表演者用四川方...
新津灯迷 新津,山环水蕴,历史悠久,这片土地孕育出了诸多历史文化名人,同时也孕育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性的优秀民俗...
四川荷叶 四川曲艺,品种多样、各具风采,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项其中的特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