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陶制作技艺是运城市新绛县的一个传统陶瓷技艺,品种很丰富,绘画了很多的图案,起源于新时期时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珍贵的文物,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陶瓷技艺吧!
彩绘陶制作技艺
彩绘陶又称烧后彩绘陶,是历史悠久的陶瓷艺术品。指将陶胎烧成之后在其表面进行彩绘的陶器,与在陶坯上画彩、彩料和坯体压磨在一起、经高温焙烧而成的彩陶不同,彩绘陶的色料附着性不牢,花纹受潮或经水容易脱落。彩绘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常用的色彩有红、黑、黄、白、赭等,色彩绚丽,因绘制后不再烧彩,所以彩绘极易磨损脱落。
制作工艺
新绛县彩绘陶工艺品取材汾河滩地的澄泥,生产以手工为主,从采回原料到最后变成艺术品,周期长而且成品率不高,其八大工艺是选料、配泥、揉泥、拉坯、整形、晾干、烧制、绘彩,还要经过二十道工序进行打磨、上彩。彩绘仿古陶器制作过程中所用的主要工具有配泥用的棒、槌、筛、罗、瓮、转盘等;整型用的各种模具,几十种雕刻刀具等。
主要品种
彩绘陶品种约有400余种,大致分为:动物类,包括十二属相,神话传说中的各种飞禽走兽;人物类,各方神祗、历代君臣、凡夫俗子、三教九流等;器具类,古代鼎、壶、簋、舟、匜、奁、鉴、罐、方瓶、鹅瓶、蒜头瓶等;砖雕类,三星高照、招财进宝、各路神灵等;三彩类,各种鱼缸、佛塔等,另外还有漆器、生活生产用品、装饰品、各类仿古工艺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