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纱阁戏人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蕴含丰富人文特色的民间习俗,更是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所展现的风格更是别具韵味,且表演的内容也是十分的丰富精彩,人物的刻画更是十分的精致,造型也是聚集特色,且展现了妙趣横生的独特艺术魅力,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平遥纱阁戏人的特色制作工艺吧!
平遥纱阁戏人
纱阁戏人,因将采用多种工艺手法制作成的泥塑戏剧人物置放在碧纱遮罩的木制阁内而得名。纱阁戏人在明清时期已经流行于晋中地区。现藏于山西省平遥县清虚观内的纱阁戏人,是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平遥纸扎店铺六合斋民间艺人许立廷的作品,当时每阁工价2000文钱。
制作
原为36阁,现存28阁,有百余个造型各异的戏剧人物。每个约70厘米高的木阁舞台里,陈列着3到4个50厘米高的戏剧人物造型,有文有武,有坐有立,生旦净丑,样样皆有;形态优美,面目传神,装束逼真。多选择剧中精彩场面,展现刹那间的情景,有的张口高唱,有的刀枪对打,道具精致,妙趣横生,引人入胜。阁内的横额上都题写有剧名,有些还刻在木阁的地板上。
工序
根据戏人不同的特征,用高粱秆、稻草扎成人形支撑重心,站立者需要两秆,坐者仅用一秆。戏人的胳膊是用稻草裹在高粱秆上用铁丝扎紧,摆成各种姿态,最后将人形骨架固定在木阁底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