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花鼓是枣庄市的一个传统民间舞蹈形式,表演形式也是很有特色,表演风格幽默风趣,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吧!
鲁南花鼓
鲁南花鼓是一种独具山东鲁南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它以山东大汉特有的粗犷、威严,融合了山东妇女的泼辣、柔美,形成一种刚柔相济、细腻奔放的艺术风格。
表演形式
鲁南花鼓产生于台儿庄运河两岸,广泛流传于鲁南、苏北地区。花鼓是历史悠久、遍及长江南北数省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在古老的运河两岸附近村庄盛行此舞表演;鲁南花鼓表演风格着重突出幽默、风趣、粗犷、奔放等特点,但又不失优美、流畅、细腻之风韵,因此在地方秧歌舞中别具一格。
鲁南花鼓的表演,一般由5人组成,1琼伞,2扇花,2鼓手。其中以1鼓手、1扇花为主,其余为辅。在道具、服饰方面很接近生活。如一琼伞装扮为头扎紫色头巾,身穿褐色对襟褂、褐色灯笼裤,腰系紫色绸带。鼓手则是扎黄色头巾,身穿粉仑啄寸襟褂、粉色灯笼裤,背腰鼓,一副壮小伙模样。扇花则头戴一朵红花,梳一条辫子,身穿白色红边大补救褂、白色红边百褶裙,典型大家闺秀模样。这种简单、纯朴的装束,很迎合老百姓的心理。
特点
由于古运河畔的人们多以苦力为生,故要求琼伞与鼓手的动作有粗犷、奔放的彪悍美,但在粗犷中又不失诙谐的意趣;扇花的表演,力求泼辣中深蕴着妩媚和柔情,既要着重表现古运河畔妇女的“泼”,又要突出她们的温柔。这样的刻画,既展现了角色的情趣,又增强了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