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一款充满民族特色的剪纸——回族剪纸。
回族剪纸
回族剪纸起源于唐代,在明代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回族剪纸在西峡区占有重要地位,人们通过回族的剪纸作品,了解了回族的生活以及回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加深了对回族的了解和理解。
回族民间有首“花儿”唱道:“白云山上雾绕呢,灵芝草有心人找呢,唯尕妹子耍手巧呢,万样子花随心者铰呢。”在西夏区,回族妇女的剪纸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窗户上、墙壁上、箱柜上,随处可见她们的作品,这些充分反映出回族独特的审美意识。
回族剪纸与汉族剪纸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主题和内容上的差异。 回族人的剪纸内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蔬菜,如萝卜,大白菜等;二是蔬菜。 另一种是花朵,例如牡丹,荷花等; 第三是瓜类和水果,例如葡萄,西瓜等; 第四类是动物,例如黄牛,蝴蝶,草原土鸡等。 第五是自然风光,如如盖碗茶、回族汤瓶、美丽的沙湖等。该技术比例匀称,技术造型逼真,回乡气息强烈。
由于受民族信仰影响,回族不剪人物、猫、狗,但奥运福娃除外。回族剪纸在西夏区广为流传,为回族剪纸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各村组妇女在闲暇之时,拿一把剪刀,选几款彩纸,凭着自己的喜好,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并且相互进行对比,不仅交流了技巧,还陶冶了情操。
精彩的剪纸
她们剪的作品内容丰富,意蕴深厚,有表现回族传统民风民俗的《盖碗茶》《清真寺》《回族汤瓶》《回族农民做礼拜》《开斋节》《古尔邦节》;
有表现回回民族生活情趣和朴素、大方、自然的审美观念的《回族农民青年吹口弦》《鸡衔梅》《啄食儿的大公鸡》《金鱼闹莲》《蝶恋花》;
有对传统观念自然模仿的《朗诵古兰经》《中华回乡风情园》《莲花白》《水萝卜》《开花的大蒜》《大树根》;
有表现现代观念自然形态的《回族姑娘赶集》《农村新貌》、《精耕细作》《五谷丰登》《硕果累累》《丰收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