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糕饽饽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食品,也是地区名特小吃之一,它更是比较香甜的面点,其制作的选料也是较为丰富,工序的操作更是较为简单,制作而成的风味更是十分的幽香清甜,口感也是十分的软糯,不沾牙,糕类食品的营养更是十分的优越,多吃更有愉悦心情的功效,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粘糕饽饽的特色风味吧!
粘糕饽饽
粘糕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在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粱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制作
1、用粘糜子面发酵蒸做,蒸前,先将发酵好的面团加上一定比例的烫面和生面揉匀,用手搓成一尺多长的圆条状,并在上面捏出一道小梁后入锅蒸熟。
2、如果采用过热水蒸气,温度最好控制在150~200℃,如果高温加热,温度则应控制在220~350℃。淀粉成形物在加压加热α化后,要立即减至常压,这样才能使粘糕保持极好的蜂窝状。
特色
用具有亲水性的糖、糖醇或糖酯中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与醇类调制成乳化液,然后将此乳化液均匀覆盖在粘米、粳米粉或沉粉上,做成适当的形状,在130~400℃的温度下蒸熟,即成为弹性好,粘度适家的粘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