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自然条件特殊,这独特的自然条件下自然也孕育出了许多营养丰富、品质上乘的土特产了,今天本地屋小编想为大家介绍一下取材于玉米的传统主食——酸汤子和馇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酸汤子和馇子
炎炎夏日,食欲不振。若非清凉爽口的食物,真的难以就着暑天的湿热下咽。每逢此时,吉林人便准备下水饭、过水面条或者朝鲜族冷面等食物应对,而这个季节最具历史传统的饭食当属传统馇子。
从前的东北,乡间除了大规模种植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外,玉米的种植规模也不小。高粱米、小米、玉米是大米、白面登场前,普通人家餐桌上最常见的粮食。嫌颗粒大、质地硬,玉米粒常被脱去厚而韧的种皮,碾碎成玉米碴子,用以煮粥,或者与其它粮食制成二米饭。此外吉林人还早早掌握了玉米的另外一种加工方法,通过粗粮细作,把谷物玉米做出面条的效果。
东北及周边的满族人非常喜好黏食。他们会在夏日里,将大黄米放入一种比水缸矮且粗的陶缸中,加水浸泡一两天,直至大黄米松软,微酸发酵。然后将其捞出洗净,用小磨“拉”成水面儿。水面儿被装在广口大瓦盆中,用一块大一些的笼屉布张覆在水面儿上,再从灶坑掏出草木灰烬,搓成小灰,洒在笼屉布上。
利用小灰的吸附性,把隔着笼屉布的水面儿中的水分“辞”(吸附)出来——制成干燥的粘面。黄米黏面略带酸酸的口感,通常会包上豆馅,制成各种黏面饽饽,民国版《永吉县志》等书籍记载,这种粘饽饽有一个硬气的满语名字叫做“飞石黑阿峰”。
后来满族人发现玉米碴也可以仿效大黄米制作黏面。玉米黏面和玉米颗粒直接干磨的玉米面不同,玉米面颗粒过粗,黏性差,只能蒸发糕和窝头。而玉米碴发酵磨成水面儿,颗粒细密,颗粒间的黏性增强,加之偏碱性的小灰的渗透,使得各种经小灰“辞”过的水面制成品更加筋道、爽滑。故而玉米黏面不仅可以仿效大黄米黏面,制作各种黏面饽饽,甚至可以仿效荞麦面饸饹制作酸汤子——馇子。
玉米水面儿和大黄米水面儿的制作过程几乎一样,也是将玉米碴放在缸中加水浸泡发酵,然后用磨“拉”成水面儿,再用小灰把水面儿中的水分吸附掉。不同的是玉米碴在陶缸中的浸泡时间稍长几天,期间要经常换水淘沥,以免玉米碴完全酸败。一旦没有及时换水导致酸败,制出的水面会产生毒素,人食用后会引发食物中毒。
上一篇:麻酱紫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