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开口傩是宜春市万载县的一个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起源于元朝年间,有着悠久的历史,表演形式也是很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吧!
万载开口傩
万载傩戏又称“跳魈”,流传于江西省万载县乡间和邻县,大约诞生于元末明初。“开口傩”的艺术发展与傩庙的新建有关,最早的属潭埠镇沙江桥傩庙,始建于明代初年。到1940年,万载全县已有傩队17支,傩神庙9座。开口傩有《关王下笺》《开山》《关鲍大战》等7个表演剧目,有生、旦、净、丑的脚色分工,演出动作古朴粗犷,唱、念、做、打齐全。
历史渊源
万载傩戏又称“跳魈”,流传于江西省万载县乡间和邻县。它大约诞生于元末明初,是万载县当地民间驱鬼逐疫、祈福求平安的一种民俗活动。整个仪式中,万载县当地民众奉唐末五代的“杨吴将军欧阳晃”为傩坛主神。
“开口傩”的艺术发展与傩庙的新建是分不开的,最早的属潭埠镇沙江桥傩庙,始建于明代初年。
清朝时期傩风昌盛,傩庙遍布万载县全乡。在清朝中叶,万载傩舞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表演风格流派“开口傩”与“闭口傩”。“闭口傩”以傩舞的表演为主,“开口傩”则在“闭口傩”表演的基础上加入了民间传说,戏曲杂耍等内容,使之更富有故事性、娱乐性,表演形式也更加自由,没有戒律的约束。
唱腔特征
万载开口傩艺人表演的唱腔大部分是“清唱”,伴奏乐器是以间奏的形式出现,因此,演唱者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来表现旋律声调的变化。节目皆以叙述性曲调为主,运用了当地方言音调唱腔。由于当地方言声调富于变化,唱腔听似无曲调,却有旋律起伏,让人产生说唱的感觉。在《土地》《关鲍大战》两个“开口傩”节目中,清唱,唱词内容基本不变,不许随意删减、改动。但唱词结构非常灵活,有三言、七言、九言字数不等;还可以分为六句或八句段式结构。《土地》《关鲍大战》运用了说唱音乐中叙事性的唱腔特点,使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叙述明了。
价值意义
“开口傩”的起源流传、传承体系及节目内容、工艺制作等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创作和表演都是以传统为根据,通过模仿或口头相传,诸如民俗活动、祭祀仪式、舞蹈、戏剧等。万载“开口傩”对傩戏的发生与发展史和对戏剧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