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箍俚龙
是吉安市青原区的一个民间灯彩
会飞的小猪
2023-09-30
0
地区:江西 吉安 青原区类型:民俗

青原箍俚龙是吉安市青原区的一个民间灯彩,起源于元朝年间,有着百年的历史,表演形式很有特色,表演当天热闹非凡,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民间灯彩吧!

青原箍俚龙

青原箍俚龙

箍俚龙是流传在青原区新圩镇栗溪村的民间灯彩,始于元代,至今600余年。因其灯体是由1000多只篾箍连缀而成的,故而得名。

表演形式

箍俚龙为九节,无彩珠。其表演一般是“双龙并进”,即两条龙同时表演。各为九人,一人持龙头,一人持龙尾,其余持龙身。出龙时,前面有牌灯、花灯、鲤鱼灯等各种彩灯开路,伴有民间吹打乐。整个表演过程分巡场、咬尾、单穿花、双穿花、摆字、绕柱、盘王七个花节。表演行进、穿花、绕柱时形似巨蟒,威武雄壮。表演盘王花节时,龙头居中,龙身至龙尾盘结成一个大螺旋体,尤如蛇之歇息,只见龙身颤动,而不见表演者,每每到此,观众拍手叫绝,气氛达到高潮。

主要内容

箍俚龙表演内容主要有:巡场、咬尾、单穿花、双穿花、摆字、龙摆尾、绕柱、盘王等八个花节。

1、巡场

双龙上场,沿场地巡游跑动,期间两条龙可各作圆形、双半圆形、“S”形,或两条龙同时作双龙出水、大回环等队形调度。

2、咬尾

整条龙跑动成圆圈后,龙头高举,左脚向前一步,龙头由上而下,并向左向后做圆弧运动,左脚撤回,身体稍后仰,将龙头后送,与稍向前迎的龙尾一碰,龙头继续向上向前作圆弧运动,回至初始位置。该动作既是模拟龙舔尾,又是转换花节之信号,表演中多次出现。

3、单穿花

分为左穿花、右穿花两种。做法为:龙头回身,倒把(将龙头向一侧低垂成侧平举),向左(或向右)跑小圆圈,从第一龙身和第二龙身之间穿过,回到原位。龙头穿过后,第一节龙身要随着龙头做一个倒把、转身动作,使龙体顺过来。

4、双穿花

也可分左、右两种。做法为:整条龙散开成一字队形,龙头做单穿花动作,龙尾为首,龙身依次相随,与龙头并排从第一、三节龙身中穿过,第一、三节龙身当龙头、最后一节龙身过去后,各做一个倒把、转身动作,将龙体理顺。

5、摆字

利用整条龙的躯体,摆成字形。从前多摆“天下太平”之类的吉祥语句;上世纪五十年代,增加了摆“东方巨龙”等字的摆字表演。进行摆字表演时,每次摆一个字,每个字由一条龙完成,摆成一个字后保留片刻,散开队形接着摆出另一个字,直到一组字依次摆完。

6、龙摆尾

与“滚龙”动作类似,只是滚动速度轻缓,而各节龙头、龙身、龙尾等,依次做左、右倒把动作,并且快速跑动,造成巨龙左右扭动,飞速前行的样子。

7、绕柱

一般于有大柱子的室内表演,如祠堂等。由龙头带领,绕柱子呈“8”字形绕行。是盘王花节的变形。

8、盘王

即“盘龙柱”,为最后一个花节。龙头高举,居中而立。其余绕龙头盘旋,依次下降高度,将整条龙盘结成立体螺旋状尤如蛇之歇息。其时,只见龙身颤动,而不见表演者,每每表演到此,观众拍手叫绝,爆竹便会从四面八方抛来,气氛达到高潮。

基本特征

1、制作技艺独具匠心

箍俚龙造型雄浑博大,总长达24米以上,龙头至龙尾不分节,连成一体。龙头装点得豪华精致,角竖而坚,眼珠如拳,舌大似扇,髯口两侧分贴着“国泰民安”等吉祥语。龙体背背饰有龙筋。龙身至龙尾叠叠贴上红、黄相间的鳞片,数以万计。制作一条箍俚龙需直径55厘米伯篾箍1000多个,彩纸近200张。如此一个庞然大物,做工却丝毫不马虎。

2、表演风格轻缓细密

因箍俚龙灯体重而大,且紧密相连,表演者需脚踩小碎步,手微颤动,身体弯曲,在龙头的调度下,配合默契,方能显出灵活轻柔;又因龙体是由一个个篾箍连缀而成,给龙灯的穿、行、绕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所以无论表演哪个花节都能连贯自如,环环紧扣。

3、表演过程注重造型美

箍俚龙的表演过程大体分巡场、唆尾、单穿花、双穿花、摆字、绕柱、盘王七个花节。表演行进、穿花、绕柱时形似巨蟒,威武雄壮;摆字“东方巨龙”在你不经意间由队形变换而成,蔚为壮观;表演盘王花节时,龙头居中,龙身至龙尾盘结成一个大螺旋体,尤如蛇之歇息,只见龙身颤动,而不见表演者,每每表演到此,观众拍手叫绝,爆竹便会从四面八方抛来,气氛达到高潮。

4、伴奏音乐极具地方特色

箍俚龙的音乐伴奏,以民间打击乐和唢呐为主,主要采用吉安民间常用曲牌,如《四孟子》、《千秋柱》、新老法入松等,亲切悠扬而热烈,一个花节一种曲牌。音乐上巧妙运用“缠”和“清”的表现手法,一会儿如歌如诉,一会儿高昂热烈,别具一番风味。

上一篇:遂川五龙下海

下一篇:安福龙灯舞

相关内容

炎帝陵祭典
炎帝陵祭典是一种宗教文化的传承,也是广为大众所推崇的一种文化...
2020-03-05
槚山皮影戏
槚山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
2021-11-16
麻仁奶糖
麻仁奶糖是湖南长沙的一个特色小吃,原料很丰富,制作工序也很复...
2021-12-29
火宫殿
火宫殿是长沙天心区传承民俗文化得大众场所,有着风味小吃,也有...
2020-03-17
八角溪茶叶
八角溪茶叶是日常中十分常见的风味饮品,也是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
2021-08-24
金汤牛鞭
金汤牛鞭是一道十分鲜美可口的汤汁,也是滋补养颜的佳品名汤,其...
2023-07-07
蚕豆气饭
蚕豆气饭是一道十分爽嫩可口的美味主食,也是值得人品尝的风味名...
2023-04-07
砂仁糕
砂仁糕是糕点中十分稀有的一款美食,也是广为群众所喜爱的佳品名...
2021-09-07
南音说唱
南音说唱是用广州方言进行说唱的一种表演形式,流行于珠三角地区...
2020-05-02

热门资讯

青原烟花傀儡 青原烟花傀儡是吉安市青原区的一个特色传统表演,起源于隋唐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在灯会中表演的节目,...
遂川九腔十番 遂川九腔十番是吉安市遂川县的一个特色表演形式,有着千年的历史,表演形式很有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泰和华盖双狮舞 泰和华盖双狮舞是吉安市泰和县的一个传统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表演方式也是很精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泰和王家坊迎神赛会 泰和王家坊迎神赛会是一种盛大的宴会,也是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它的流行更是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其大会的...
西平盘鼓 西平盘鼓是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也是盛行已久的文化活动项目,它的舞蹈表演更是十分的精彩,武术的展现更是...
吉安中秋烧塔习俗 吉安中秋烧塔习俗是吉安市安福县的一个传统中秋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很多的民俗活动,具有很高的历...
双竹粘 双竹粘是大众所喜爱的特色面质食品,也是一种享誉盛名的地方特色,其成品的品质更是十分的卓越,成品的色泽...
铜鼓包圆 铜鼓包圆是吉安市吉州区的一个传统小吃,是当地客家人招待客人的美食,香滑可口,肥而不腻,有着团圆的寓意...
青原东固二月二庙会 青原东固二月二庙会是古老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也是盛行已久的文化习俗,庙会更是场面十分的壮观,人群...
酱萝卜老鸭汤 酱萝卜老鸭汤是用萝卜和老鸭为主要的制作食材,在景观精心的制作工艺之一所完成的一道美味,它的口感十分的...
吉安堆花酒 吉安堆花酒是一种清香型的白酒系类,也是一种大众所喜爱的特色美味食品,堆花酒的制作更是十分的独特,用料...
永新盾牌舞 永新盾牌舞是一种文化表演,也是一种地方的特色民俗,这样的舞蹈体现出一种最原始的民族凝聚力、团队精神和...
万安采茶戏 万安采茶戏是一种地方的特色民族文化表演,也是一种盛行已久的文化风俗,采茶戏展现的内容更是十分的丰富,...
山水国画 山水国画是一种民间的工艺制作佳品,也是地方传统的名贵国珍,它的盛行历史更是十分的悠久,画艺更是十分的...
薄酥饼 薄酥饼是吉安市吉水县的一个传统小吃,有着百年的历史,制作工艺很考究,香脆可口,是中秋佳节都会吃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