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匾额习俗是赣州市会昌县的一个传统习俗,是客家的习俗,有着多种内容,具有独特的民俗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习俗吧!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随着北方士族迁徙赣南而逐渐发展,形成了通过送匾、挂匾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以教化乡邦的客家传统习俗。匾额习俗在赣南尤其是会昌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对教化乡邦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宋元以降千余年间,赣南客家匾额习俗久盛不衰。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客家先民崇文重教、敦宗睦族的客家文化特质,以及他们的嘉言懿行都在匾额习俗中得以代代相传,历久弥香。
主要内容
在赣南客家民间,挂匾是一件极其严肃的大事。为此,各个姓氏对于挂匾都作出了相关的严格规定,族人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据传承人肖天长介绍,赣南客家匾额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从规制到仪式都有一套独特的程序。
1.规定
哪些人有资格在祠堂内悬挂匾额,各姓氏祠堂都有严格的规定,大致是:年龄在80岁以上(含80岁)、夫妻圆满60年、兄弟合计300岁、博士生或教授文凭、县(团)级及县(团)级以上职务、对祠内贡献支持特别大的。凡以上几种类型之一者,如子孙满堂,晚辈孝顺者,方可在祠堂内悬挂一块木制的匾额。
2.申请
如果有以上所列的几种类型之一者,本人可口头向祠堂理事会人员提出申请。其内容包括匾额的类型、内容、时间等。本人申请后,理事会的人员会及时召集人员研究,并将讨论研究的情况告知当事人。
3.定匾
理事会将讨论研究的情况告知当事人后,当事人专程到做(写)匾额的店铺,详细告诉店主匾额内容、款识和挂匾的大体日期等。匾额上的文字过去都是由本族中字写得最好的人负责,现在一般由店主负责书写。
4.游匾
在悬挂匾额的头一天,当事人就得敲锣打鼓,派人去接匾。匾额接回后,整个房系的老前辈(60岁以上的)及叔伯兄弟欢聚一起,由两个年轻后生抬着匾额,走在队伍最前头,一路上,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响彻云霄,整个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游到村尾。全村游一大圈后,就将匾额供在祠堂的供桌上。
5.祭匾
执事将大肥猪抬入祠堂内宰杀,猪血抹在匾额上,称之为“杀猪祭匾”。这时,鼓乐齐鸣,整个宗祠都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
6.挂匾
又称“钉匾”。事先将匾额的两头系上长长的绳子,站在两边楼梯上的人同时用力,将匾额慢慢地往上升,按事先安排好的位置,把匾额悬挂在祠堂的橼子上。在悬挂匾额时,锣鼓声、鞭炮声、唢呐声响彻祠堂内外,震耳欲聋。大家肃立在祠堂内,不得大声喧哗。
7.揭匾
立匾人家要请本宗族德高望重的长者,把事先盖在匾额上的红布揭开。
8.办酒席
当天中午,本宗祠理事会成员、立匾人家本房的叔伯兄弟及亲戚朋友,大家欢聚一堂,共同祝福主人家人丁兴旺、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