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油面筋是无锡市梁溪区的一个特色地方菜肴,起源于清朝年间,制作方法也是很精致,有着美好的寓意,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特色地方菜肴吧!
无锡油面筋
无锡油面筋是江苏省无锡市的一道传统的地方名菜,属于苏菜系,该菜品始于清乾隆时代(18世纪中叶)。由面粉、肉馅等食材制成。
当初的制法是将筛过的麸皮加盐水用人力踏成生麸,再将生麸捏成块状,投入沸油锅内煎炸,成为球形中空的油面筋。清水油面筋的称呼在清代末年(19世纪中期)出现。
特点
无锡油面筋,家常用于佐饭、做菜、烧汤均宜。无锡民间还有个习俗,逢到节日合家团聚,饭桌上少不了一碗肉酿油面筋,以示团团圆圆,增加快乐气氛。
制作方法
1、打糊头
在50公斤面粉中陆续加水30~35公斤调和搅拌,搅拌时间约25分钟,夏短冬长,然后静置4~8分钟,待到糊头起泡,面筋即已凝集。
2、洗面筋
清洗四次,在50公斤凝集面筋中,第一次放水45公斤清洗,第二次40公斤,第三、四次各17.5公斤,最后取得面筋(洗下的水经沉淀后可提取淀粉)。
3、揉浆
先在50公斤的面筋内加0.75~1公斤食盐,再把面筋剪成0.5公斤左右的小块,放人盛有清水的缸内,人工搅拌,洗出残余淀粉白浆,连续换水搅拌直到水变清为止。
4、摊晾
把已揉清浆水的面筋剪成150克重的小片,摊晾在竹匾上淋水1小时后用干毛巾在摊晾的面筋上掀压吸取水分,直到面筋不粘手为止。
5、打浆
把面筋剪成50~100克重的小块,按500克面筋加150克面粉充分拌和,然后把面筋块拉长,拉长的方法是:一头用手抓住,一头往桌面上摔打,直到面筋中见不到面粉为止。
6、摘坯
把面筋搞成小球形状,每50克面筋摘13~14个坯。
7、油榨
当油温达到120℃时,将面筋坯子慢慢放人油锅中,待面筋发泡,表皮变硬,没有生面筋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