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花是无锡市梁溪区的一个特色小吃,味道浓郁,有着悠久的历史,制作方法也是很精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食客的喜爱,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特色小吃吧!
豆腐花
豆腐花是一种用黄豆制作的小吃,个别的会用豌豆、蚕豆等豆类制作。 将黄豆用水泡涨,磨碎过滤出豆浆,豆浆如果加入盐卤或石膏,就会凝结成非常稀软的固体。
历史渊源
豆腐花与豆腐同源,豆腐的起源 ,历来说法很多 。古代即有不同的说法 ,一说是孔子时代即有豆腐 ,一说是豆腐始于西汉淮南王刘安。前一种说法支持者不多 ,后一种说法则是自宋以来长期流传 。
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南术 ,安坐获泉布 。”并自注 “世传豆腐本乃淮南王术”;与朱熹同时代的杨万里 ,写过一篇《豆卢子柔传》的文章 ,副标题为“豆腐”,其中也提到汉代已有豆腐 。之后持此类说法者颇多 ,如李时珍亦认为“豆腐之法 ,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明叶子奇《草木子》中有 : “豆腐始于汉淮南王之术”句,明罗颀《物原》也说 ,西汉时的古籍中有“刘安做豆腐”的记载 。可以说,自宋明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豆腐发明始于西汉时期 。
然而奇怪的是,现存汉唐文献 ,无论是《淮南子》、《齐民要术》,甚至各类文学作品等等 ,都没有一丁点儿关于豆腐以及豆腐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的记载 。因此 ,许多学者对豆腐 “始汉说”提出质疑 ,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较早的有日本学者,田统的“始唐说”以及袁翰青的“始五代说”。
制作方法
原料
干黄豆200g,葡萄糖内脂3g,水2200ml。
做法
1、干黄油用清水洗一次,浸泡过夜;
2、挑出坏豆,分三次用料理机搅打成细腻的生豆浆;
3、准备一个密集些的纱布,把生豆浆倒入;
4、提起,用力挤出豆浆;
5、渣渣去掉,可以用来做豆渣馒头;
6、倒入锅内,用网勺撇去泡沫,中火煮开,煮的时候要不断的搅拌,以免焦底。要注意开的时候会有很多泡泡,要及时关小火以免溢出;
7、煮开后再煮五分钟即可关火;
8、准备好内脂,3克内脂用两瓷勺凉开水泡匀;
9、等锅内豆浆放凉至80度左右把面上的腐竹用筷子小心夹出来,即可把内脂水倒入,一边倒入一边快速同一个方向搅拌;
10、盖上锅盖静置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