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土家族阳戏是张家界的一个特色表演艺术,有着百年的历史,演唱方式也是很独特,题材丰富,主要以宣扬行善积德等为内容,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张家界土家族阳戏
张家界阳戏起源于清中叶,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属于北路阳戏。演唱特点为“金线吊葫芦”的演唱方法,即演唱中真假声相结合,唱词用真嗓,拖腔用假嗓翻高八度。
特点
张家界阳戏因其“金线吊葫芦”的唱腔特点,曾在湘、鄂、川、黔边区十分辉煌,张家界市土家族阳戏发源地的核心张家界市城乡、曾拥有的三十多个专业和业余阳戏剧团,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因此,阳戏成为了民族认同的纽带、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旅游文化的精品,具备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的学术价值。
题材
阳戏以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演出的题材大多是反映农村生活、家庭伦理道德的戏:家长俚短,为人处世,行善积德,惩恶扬善等思想宣传。其法育、德育的社会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所起到的引导教化作用和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充满着十分浓厚的生活与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