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是湖北恩施咸丰地区的一个特色建筑工艺,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建造工艺也是很有特色,选材也是很讲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特色建筑工艺吧!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吊脚楼立于平地,吊脚半边楼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后半边靠岩着地,前半边以木柱支撑,楼屋用当地盛产的木材建成。坡面开成上下两级屋基,下级竖较长柱,上级竖较短柱,使前面半间楼板与后面半间地面平行,形成半边楼。木柱木墙木楼板,楼皆建于数米高的石保坎上,房架高6—7米。每排柱的最外一根自上而下截齐上屋基处,形成吊脚柱,“吊脚楼”因此得名。
工艺特征
湖北省咸丰县土家族吊脚楼的建造,从选择屋基、备料、立屋,一直到装饰完毕,都有完备的程序和不同的技法。特别是“高杆”定位的发明,“穿斗式”房屋构架,“冲天炮”立柱的建造,十分巧妙地解决了线面、角度、承重等建筑中空修造的吊脚楼,解放了地面,克服了山地民居建造与狭窄空间地貌的突出矛盾;“翘角挑”的采檐,“龛子”(走廊)的配置,则使吊脚楼的外观形式产生根本变化,打上了鲜明的地域烙印。
工艺流程
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一般都选用椿树或紫树,椿树、紫树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大、子孙旺。
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一定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在八卦中绘有太极的图案,两边则分别包含了“乾”、“坤”图形,而且八卦一定要挂于正门房梁上的正中。
“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
立屋竖柱,先选好黄道吉日,再请众多的乡邻来帮忙,上梁之前一定要先进行祭梁,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立屋竖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二楼的阳台也全是采用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