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宁太平鼓
热闹非凡击鼓歌舞
创始人
2023-09-30
0
地区:河北 秦皇岛 抚宁区类型:民俗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安徽等省区。

抚宁太平鼓

抚宁太平鼓原是巫人跳的舞蹈。历史上称“鞞舞”、“鞞鼓”、“鞞扇舞”。经数千年流传,几经易名,现已成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汉族民间舞蹈。《宋书·乐志》载:“鞞鼓未详所起,然汉代已施于燕京矣。傅毅、张衡志赋,皆其事也。”到清代又多见易名为太平鼓的记载。清人何耳作《燕台竹枝词》描写当时的太鼓舞:“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可见太平鼓历史悠久。太平鼓既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抚宁太平鼓在整个冀东地区传统民间舞蹈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因鼓的形状像葵扇,故又称“扇鼓”,流传在抚宁县的太平鼓因冠以地名而得名。抚宁太平鼓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清代中叶已广为流传,且为妇女所舞。《永平府志》曾记载清道光十四年元宵节盛况:“元宵花鼓响咚咚,士女欢腾庆年丰,点缀太平春宝贵,满城大树月灯红”。

唐代已有。宋代谓之打断。明代民间称为太平鼓。相传,单皮鼓最早是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清代杨宾《柳边记略》载:“满人有病必跳神,……跳神者……以铃(腰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十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载涛、恽宝惠《清末贵族之生活》一文中也说:“萨满乃头戴神帽,身系腰铃,手击皮鼓(皮蒙于圆铁圈上,下有把可持)。”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载,北京郊区流行打太平鼓:“太平鼓。形圆平。覆以高丽纸,下垂十余铁环,击之则环声相应,曲名《太平年》,农人元夜之乐也。”清人何耳《燕台竹枝词》也载有:“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早时,满族妇女敲击为其歌舞伴奏,近百年来,则常由男子演奏。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抚宁太平鼓分为舞蹈表演和太平鼓演奏两大部分,用于年节喜庆等场合,在炕头、屋内、庭院、广场、舞台均可表演。抚宁太平鼓是边舞边击鼓的鼓舞,主要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同享太平、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其舞蹈形式可分为独舞、对舞、轮舞、群舞等多种;队形变化有夹寨子、串门子、龙摆尾、四季平安、四面斗、八面风等二十余种;舞步有踏步、虚步、碎步、进退步、横挪步、别腿步、交叉步、十字步等三十余种,并利用逗趣、偷看等表演动作使得舞蹈更加活泼、诙谐、朴实。抚宁太平鼓没有其他伴奏乐器和唱腔、唱词,为女性所专用。

太平鼓是抚宁太平鼓舞中的唯一道具,同时它又是唯一的伴奏乐器,由于鼓的形制大小不一、演奏方法和演奏部位不同,既可演出单一的音高和音色,又可演奏出混声的音高和音色。根据演奏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鼓心、鼓边、鼓环等八种。演奏方法有独奏、重奏、对奏等20余种,鼓点有太平点、弹棉花、嗑瓜子、翻锅盖等四十余个。两人以上的演奏又可奏出多种交替的节奏,技艺高超的艺人,还可以演奏出各种复杂的复节奏。

抚宁太平鼓是河北省冀东地区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古老舞蹈艺术的遗存。其丰富的内容和古老的历史,在全国其它同类鼓舞中实属罕见,将对丰富和完善我国舞蹈史,弘扬整个冀东民间舞蹈产生积极的作用。

满族萨满祭祀用的太平鼓,鼓框用铁条弯成,鼓面呈椭圆形,长径48厘米,短径38厘米,鼓框高1.5厘米~2厘米,单面蒙以马皮、驴皮或羊皮。鼓柄长20厘米左右,柄下端的大铁环直径16厘米以上,大环中串以直径6厘米的小铁环。鼓棰称鼓鞭,用竹制成,鞭长44厘米,鞭尾系以红绸巾为饰。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兴安盟流传的太平鼓,鼓框呈扁圆形,鼓面宽30厘米,鼓鞭用竹棍或细木棍制作,鞭尾系彩绸。

汉族民间流传的太平鼓,大小不一,鼓面呈桃形、扁圆形或团扇形,鼓面宽20厘米~32厘米、鼓框高1厘米~1.5厘米、鼓柄长10厘米~15厘米,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钹。鼓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鼓框缀以彩球为饰。鼓鞭长34厘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红缨穗或红绸巾。

太平鼓的鼓框均为铁制。虽鼓形不同,但鼓面都蒙以驴皮、马皮或羊皮,皮面光素或绘有花纹图案,鼓柄下端都缀有大铁环,环中还串有小铁环,其环形和数量各不相同。

演奏时,左手持柄举鼓,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执鼓鞭敲击鼓面,可击鼓心、鼓边、鼓框或鼓背。击法有打、抽、叩、按、抖等,并同时振动铁环或小铜钹作响。太平鼓多用于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和集体等多种,常在农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节的喜庆活动中表演,是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太平鼓既是乐器,也是舞具。咚咚的鼓声、飘舞的红缨,更增添节日气氛。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太平鼓多面。其中一面鼓框呈团扇形,用直径0.6厘米铁条弯曲而成,面径40厘米,蒙以羊皮,下接铁制鼓柄,柄长10厘米,外缠藤皮,柄下大铁环直径16厘米,内串直径3厘米小铁环18枚。鼓鞭长44厘米。鼓框边缀有五枚彩色绒球为饰。此鼓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另一面太平鼓较大,鼓框椭圆形,长径76厘米、短径70厘米、鼓框高0.5厘米,羊皮蒙面,皮面彩绘八仙人物图像。鼓框下接木柄,柄长15.5厘米,柄下大铁环直径15厘米,内串直径5.5厘米小铁环13枚。鼓鞭长50厘米。

上一篇:青龙皮影戏

下一篇:青龙满族寸子秧歌

相关内容

炎帝陵祭典
炎帝陵祭典是一种宗教文化的传承,也是广为大众所推崇的一种文化...
2020-03-05
槚山皮影戏
槚山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
2021-11-16
麻仁奶糖
麻仁奶糖是湖南长沙的一个特色小吃,原料很丰富,制作工序也很复...
2021-12-29
火宫殿
火宫殿是长沙天心区传承民俗文化得大众场所,有着风味小吃,也有...
2020-03-17
八角溪茶叶
八角溪茶叶是日常中十分常见的风味饮品,也是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
2021-08-24
金汤牛鞭
金汤牛鞭是一道十分鲜美可口的汤汁,也是滋补养颜的佳品名汤,其...
2023-07-07
蚕豆气饭
蚕豆气饭是一道十分爽嫩可口的美味主食,也是值得人品尝的风味名...
2023-04-07
砂仁糕
砂仁糕是糕点中十分稀有的一款美食,也是广为群众所喜爱的佳品名...
2021-09-07
南音说唱
南音说唱是用广州方言进行说唱的一种表演形式,流行于珠三角地区...
2020-05-02

热门资讯

杨长子火腿肠 杨长子火腿肠是一种肉肠,像我们现在用猪肉做的香肠。杨长子火腿肠配料复杂,但是味道确实美味口感醇香。古...
任家班唢呐 唢呐自明朝以来,历代名人辈出,在冀东和东北三省久负盛名,任家班唢呐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任家班唢呐是...
干贝 干贝是一种扇贝的干制品。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人体必须的营养。常有助于降血压、降胆固醇、补益健身。干贝...
孟和尚粉肠 孟和尚粉肠,始创于1886年,因创始人孟吃素,人称"孟和尚"。成品肠选料考究,配...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的动作,简单易学,扭起来红火奔放,欢乐开心。村村户户有不少秧歌世家,他们年年活动,代代相传...
卢龙粉丝 卢龙粉丝是秦皇岛市卢龙县的一个特色产品,起源于清朝年间,色泽淡黄,有着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的喜...
伦派地秧歌 从古至今秧歌的艺术一直留存。伦派秧歌和其他的秧歌不同。艺术风格有以下特点:"全身轻松微微颤...
回记绿豆糕 绿豆糕都许多种,秦皇岛回记绿豆糕依秘方调制而成,油而不腻,松软香甜,入口即化,口感细腻醇正,形态精巧...
青龙苹果 青龙苹果是一个品质非常好吃的苹果,和其他苹果相比,青龙苹果品质较好,含糖量比较高,是一个口味非常独特...
青龙杏仁 青龙杏仁是青龙当地的坚果,非常美味和好吃,并且产量居全省之首。杏仁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坚果,主要含有蛋...
孟姜女故事传说 孟姜女的故事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孟...
伯夷、叔齐的历史传说 相传,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姓墨胎氏,伯夷是大儿子,叫墨胎允,叔齐是三儿子,叫墨胎...
抚宁梨 秦皇岛特产水果有山海关大樱桃、鲍子沟葡萄、段家沟李子、抚宁梨、昌黎蜜梨、青龙安梨、龙富牌红富士苹果、...
昌黎蜜梨 河北除了盛产海鲜外,还盛产水果,昌黎蜜梨就是河北水果的代表,因色泽金黄,汁水清纯甜蜜而得名。昌黎蜜梨...
青龙枣仁 青龙枣仁是青龙满族自治县特产,枣仁一般指酸枣核,有补益心肾、降低血压、安神镇静和调节神经的作用。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