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皮影戏是邯郸市曲周县的一个民间文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表演形式很精彩丰富,造型也是千变万化,色彩鲜艳,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民间文化艺术吧!
曲周皮影戏
曲周皮影戏是曲周县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主要分布在安寨镇北赵林村周围。曲周皮影清末传入,民国初期一度鼎盛名声大振,倍受群众青睐,应邀演出不断,演出剧目多达三十种。二十世纪末,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逐步冷落濒危。
特点
曲周皮影影人采用牛皮制作,先在熟好的牛皮上绘图,然后刻制、上色、桐油油制而成,具有造型粗犷有力、生动活泼、色彩逼真、投影效果良好、操作灵活等特点。
表演形式
曲周皮影戏唱腔采用南调,唱腔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人物造型丰富,分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曲周皮影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二胡、笙、板鼓、锣、钹、手锣、战鼓、梆子等。曲周皮影戏能演凡戏、洞戏,凡戏有《铡美案》、《铡赵王》、《燕王扫北》、《通州霸》、《四堆山》、《小打朝》、《黑遇路》、《路明征西》、《南阳关》、《晏英买母》、《敬德背鞭》、《刘二姐栓娃》、《老包说媒》、《劈山救母》等,洞戏有《通天河》、《三打白骨精》、《青石山》、《流沙河》、《高老庄》、《白玉堂》、《盘丝洞》等,其中洞戏《西游记》中的武打戏更是叫绝,刀枪剑棍各种兵器,上下翻飞,左右穿剌,表演技艺精湛,其艺术性、趣味性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