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落子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它的演出剧目大都是歌颂历史上劳动人民反抗封建统治斗争的一些曲调,唱腔比较简单,易唱易学,吐字清楚,唱词易懂,演唱独具特色,反应了生活浓厚的气息,语言朴实,更彰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很为农民群众喜爱和欢迎,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成安落子的神秘色彩吧!
成安落子
流行于冀南的落子戏,有两大流派,以邯郸为中心,漳河以西的称武安落子,也叫沙西落子,漳河以东的称沙东落子,均由豫北梆子腔为基础,吸取平调、怀调优秀唱腔为基本韵律,吸取河北梆子打击乐高亢嘹亮的特点
形成
成安落子形成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武安有位叫“假媳妇”的民间老艺人,去河南内黄唱落子,与当地人姓赵的一同组班唱戏,发展为沙东落子,几经传教,融入成安方言口语,吸取豫东调豪放、健快特点
形式
其唱腔优美,长于叙事、抒情,板式有10余个,曲牌有20余个。表演具有载歌载舞、轻松活泼、矫健明快的风格;唱词朴实、通俗,地方气息浓厚。传统剧目有《端花》、《卖宝童》等,深受地方群众欢迎。
现状
成安落子虽已失去过去的繁华,但现存的落子剧团和老一代民间艺人仍在演出和传授技艺。落子艺人们满怀信心地盼望她的复兴,到了我们真正保护这项优秀文化遗产的时候了。
上一篇:磁县怀调
下一篇:崔府君出巡仪式及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