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中幡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艺术,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它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底蕴,且中幡在现今更为一种大众喜爱和欢迎的杂技活动,动作十分的娴熟,力道更是有度,脚力的把握更是十分的重要,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中幡的特色风采吧!
隆化中幡
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是装饰华丽、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中幡起源于唐、宋年间,于皇室仪仗队的旗杆,后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耍中幡、舞中幡是传统杂技项目。
起源
中幡的主干是一根长三丈三(10米多)的竹竿,竿顶悬挂着标旗,旗的正面绣有祝福语句和吉祥图案,反面有时绣上表演团体的名称。中幡分为单练、双人对练和集体练,动作有50多个。
表演
表演者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惊险动作连连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脑门、下巴、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
特色
中幡净重30多斤,它下粗上细,由两根竹竿拼成,竹竿的大小、柔韧性也有讲究。一筒中幡要加工成成品大约要四年时间,其制作加工程序仍属祖传,拒不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