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兴贤寓调是保定市定兴县的一个传统剧种,起源于民国期间,具有很高的艺术特色,有着丰富的唱腔和旋律,受到广泛的喜爱,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剧种吧!
定兴贤寓调
贤寓调,是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贤寓调是民国十六年(1927)兴起的。当时,贤寓村赵兴福、赵文彬等人受“落子”戏的启发,便组织成立了戏班,唱腔仿照外地老碰板,大家互相拼凑,分出上下辙,自创一派,后人便称其为“贤寓调”。
历史发展
河北省定兴县贤寓调是一种民间戏曲艺术形式,因最早诞生于定兴县贤寓村而得名,是一种既融百家之长,又独具艺术特点的地方剧种。贤寓调有“九腔十八调”之称,以其丰富的唱腔,自由的韵律,生活化的语言赢得了广泛的观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定兴,乃至整个保定地区的重要戏曲演出形式。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世事的变迁,贤寓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被人们遗忘在了历史的某个角落里。2006年6月,定兴县贤寓调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已历百年风霜的老剧种,似乎在摇曳的风烛中看到了新的希望和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