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河西村昆曲是保定市高阳县的一个历史悠久剧种,有着百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历史悠久剧种吧!
高阳河西村昆曲
高阳河西村昆曲具有4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戏曲史和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发展
高阳河西村昆曲具有4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戏曲史和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经历了明朝末年的初创期,清朝末代和民国初年的兴盛期,日伪统治时的衰落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转型期,历经数代兴衰叠替,曲折坎坷,表现了民族传统戏曲艺术顽强的生命力和高阳人民的聪明才智。
特点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阳河西村昆曲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同步,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戏曲艺术的养料,并为我所用,形成了自己程式严谨,念白古雅兼顾北方语言特点,载歌载舞,唱腔优美动听,特别是生角男声艺术较为发达的艺术特点。高阳河西村昆曲为北方昆曲的形成与传播发挥了奠基的作用,并为北方昆曲贡献了诸如韩世昌、侯益隆、侯玉山、马祥麟等大师级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
河西村昆曲子弟会、庆长、荣庆昆剧社、高阳县北方昆曲艺术学校,乃至中国北方昆曲剧院等昆曲艺术团体,均由高阳河西村昆曲繁衍而来。高阳河西村昆曲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百花园里的一株耀眼的花朵。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韩世昌、马祥麟等河西村昆曲子弟东渡扶桑,前往日本演出河西村昆曲,开创了中外戏曲艺术交流的新篇章。建国后,中国北方昆曲剧院成立时,主要艺术创作力量包括主演、导演、文武场等均由高阳河西村昆曲艺人担任。这种一个戏曲剧种由一个村庄诞生繁衍的现象可称为古今中外艺术史上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