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铜仁、湖南怀化和湖北恩施的壮族、布依族、苗族村落,有一道立春后的美食为人称道,它就是社饭。
原料
用粘米,糯米各占一半做原料,野菜(雀雀菜,粑粑菜,蒿菜)、家菜做配料,腊肉、野葱、蒜做佐料。
特点
青蒿野葱味馨香,腊肉香味浓郁,米饭油而不腻,非常美味可口。
社饭到口,其味无穷,有补益气,清热解毒,强益胆气等功效。
由来
作为贵州省的黔东门户,铜仁市与湖南省交界,因此湖南境内有的食材在贵州的铜仁境内也有,如青蒿、野葱、糯米等。每年立春前后,铜仁的漫山遍野便长满了青蒿和野葱,人们提着小篮去采摘青蒿和野葱,为社饭做准备。在贵州省的其他地方,我从来没有见到过有谁会像铜仁市的人这样,这么郑重严肃地过春社日。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是中国传统的春社日,在这日的前后三四天里,方圆百里的人们纷纷行动起来,准备过社。
许多年来,铜仁当地的人们一直坚持“挂社”的传统。铜仁的朋友告诉娘娘,所谓“挂社”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为故去的亲人祭祀以示纪念”,而祭祀用的祭品便是社饭。
到吃社饭的时候,无论餐桌上有多少美味佳肴,每人面前都要有一碗香喷喷的米饭。细看之下,这米饭与家里的白米饭有所不同,里面有腊肉丁、青蒿、蒜苗丁、小葱段。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食材,油油的、绿绿的、香香的。食客们舀一勺米饭放进嘴里,脸上那种陶醉和满足的表情让人充满了食欲。
以前食材不容易储存,所以每年只有立春前后能吃到社饭,现在食物容易储存了,所以,在铜仁市的印江、江口等地的小吃摊上,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社饭了。小小的一份饭,里面食材还真是丰富,除了腊肉丁、蒜苗丁,还有花生仁、核桃仁等;米也不是大米,而是糯米和黏米。除了这些食材的香味,还有一种独特宇的清香味,,这是青蒿味儿,而这正是社饭的精髓所在。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药议》中记载:“在蒿丛之闲,时有一两株,迥然青色,土人谓之“香蒿’………至深秋,馀蒿并黄,此蒿独青,气稍芬芳。”此处的香蒿,即为青蒿。把青蒿的清香,腊肉的熏香、蒜苗的辛香以及其他各种香味混合在一起,才造就了社饭的香气四溢。在铜仁市里,有许多制作社饭来售卖的摊店,想要吃社饭,无论你选择哪一家都是一样的。我们选择的是一个市场街口处的严妹社饭,她家其实只是一个摊位,买了可以边走边吃。米饭油而不腻,腊肉香味浓郁,青蒿野葱很清香。当地人都是买了回家,再配上当地的特色食材来炒,口感是相当不错的。一碗社饭,吃出来的是贵州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要想品位地道贵州味,可以来一碗社饭尝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