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打磨秋是一种十分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表演习俗,也是广为群众所喜爱的特色艺术风格,其此种文化的风俗更是独具艺术的特色和韵味,表演的内容也是十分的丰富,项目更为众多,值得观赏和欣赏,且这样的民俗更是地方的一大特色所在,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彝族打磨秋的特色所在吧!
彝族打磨秋
打磨秋时,横杆上两端各有一或二人,交替蹬踏地面,使横杆上下起落旋转,同时,在杆上做回转翻滚,以腹贴杆四肢悬空,在旋转到地面时,进行伸手拾花等许多技巧动作
表演
磨秋横杆两头的人数相等,可两人打或四人打。开始时将横杆摆平,双方在横杆的两端推转磨秋,而后先由一方跃爬上横杆。落地一方用脚蹬踏地面,横杆便腾地上升,飞转不停。
工艺
顶端用铁或原木做成磨心,另用一根长约6至8米的木头为横杆,中间凿一孔套在磨心上。为防横木折断,孔的上下挟上两块铁板,距杆头1米处缠着红、黄绿各色纸并绑上几朵大红花,使磨秋运转起业光彩夺目。打磨秋时,横木可以升降动,如推磨圆转,似秋千升降,故名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