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老庚是百色市苗族的一个特色民俗活动,每年都会举行,有着丰富的活动内容,展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特色,有着很高的价值意义,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特色民俗活动吧!
打老庚
“打老庚”,苗族称“噶江”,译意是“老树的根”,即把“老庚”之间的关系,寓意如树根般牢固可靠。
主要内容
“拜老庚”
每逢节庆,“老庚”之间都会互相来往,以加深老庚之间感情。关系较好的,平常也多有来往,就如走亲戚“越走越亲”。重大节日,老庚之间是必定要来往互相探视的。隆林各民族之间都有“不走不亲”之说,也正靠互相来往维系彼此感情,建立和维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老庚之间互相拜访,各族老庚拜年时,除送酒肉外,彝族送具有彝族风味的糯米糍粑;仡佬族、壮族、汉族则给苗族老庚送鸡、酒肉和苗族喜爱的糖蔗、土布等,当然平常来往就不一定都送礼了。苗族在接待来拜年的各族老庚时,除了杀鸡外,还把苗家特有的佳肴辣椒骨招待老庚。老庚在相互拜年中互相交心,沟通信息,探讨解决问题。据老前辈说,建国前贵州兴义汉族史国胜在广西隆林苗族老庚李开元的支持下,经常把汉族地区的生产资料运来苗区,又把隆林苗区的土特产运回贵州,沟通两省和民族之间的物资交流,密切民间民族关系。
“想老庚”
不同村寨或不同民族的老庚之间,凡有大事就一定找老庚商量,谓之“想老庚”。德峨乡卜糯屯有个苗族青年,拿不定主意是否同某姑娘结婚,先找在岩头上屯的彝族老庚商量后,才把婚事定下来。
“帮老庚”
老庚之间,凡一方有红白喜事或其他困难,一定要互相告知,把老庚的事和困难当作自己的事一样,互相帮助,排难解忧。如1972年德峨保上村彝族韦阿发的二儿子病故,一时找不到棺材,他的苗族老庚熊亚总就主动把家存的一副棺材让给他。1980年苗族敖先济的爱人去世,彝族老庚就来帮他料理丧事,并在他家陪伴十多天。
价值意义
“打老庚”这一民族团结互助的传统习俗,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各族人民所接受,隆林各族不仅在县内 “打老庚”,而且在与毗邻的贵州省黔西南州一带的布依族、汉族人民的交往中,也 “打老庚”,使两个省(区)相邻的各族人民,更加团结友好相处,促进了民间和官方的往来,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