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春牛是地方的一种民族习俗,特色传统而又精彩的一种活动,更为地方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这样的文化习俗更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和欢迎,演出的形式也是十分的别致,表演的内容也是十分的丰富,且这样的历史渊源也是十分的深远,值得欣赏,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唱春牛的特色之处吧!
唱春牛
春牛舞又称牛头舞,壮语叫“拢娅歪”。“拢”即“跳”或“耍”之意;“娅”即女性;“歪”即水牛。春牛舞系壮族民间祭祀性舞蹈,流行于广南、西畴、马关等县的壮族布侬支系民间。
舞蹈
舞者头戴人头面具,手执刀棍,按锣鼓点作吆牛或舞弄刀棍等动作。再一伴舞者头戴猴头面具,摹仿猴子的动作,在“牛”前跳来跳去,以示戏牛取乐。因此,春牛舞在有的地方又叫戏牛舞。
历史
已有200年历史。唱春牛的唱词与表演集概括性、象征性、趣味性和群众性于一体,表演由个人领唱众人和唱,边唱边舞,旨在表现村民在春耕时节团结协作、勤于农事、忙于生产的精神。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连山瑶族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