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浮石飘色是一种盛行年代十分悠久的民间习俗,也是广为群众所喜爱的文化表演项目,它的传承年代更是十分的深远,其这样的娱乐文化艺术更是值得被发扬的,演出的形式也是十分的丰富,内容更是精彩,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台山浮石飘色的特色之处吧!
台山浮石飘色
始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历史,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浮石族谱已有正式记载,是台山地区民间习俗艺术的一枝奇葩。
特色
钢支叫作“色梗”,色梗有明铁、暗铁、台铁、手铁之分。摆色的小孩要长相俊美、意志坚强的才能入选,入选的儿童叫“色仔”。摆色的内容多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天牌、色标、罗伞,配以高跷、八音锣鼓队,场面极为壮观
渊源
每逢农历三月三和九月九,浮石村便组织民间艺术队伍,如舞龙队、彩旗队、醒狮队、高跷队、八仙队、八音锣鼓队等巡游队伍。村民抬着北帝菩萨出游祈福,从那时开始便从简单到完善地逐步加上飘色这个项目,形成一种特定的岁时节令庙会,已有3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