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台太平鼓是南平市延平区的一个特色传统民俗表演,表演内容也很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民俗表演吧!
王台太平鼓
越王台太平鼓相传是汉闽越王诸在抵御敌军凯旋时,为庆贺抗敌胜利,保一方太平而编排的击鼓敲锣活动,后发展到每年正月迎佛时进行,用以祝颂风调雨顺,一年平安。
基本内容
太平鼓由四面大鼓、二十面(可多达40面)小鼓、十一面战旗、三付铜钹(锣可多达20面)组成。大鼓高80公分、直径60公分,只能置于地上敲击。为了便于行进表演,小鼓则用肩挎。
鼓手们身着象征铠甲的黄衣黄裤,胸佩护心镜,腰系护腰带。队形以方阵为,四面大鼓呈一字形布列东西,面向小鼓队;西面是呈四列队形的小鼓队;南北两面则分列着旌旗。队列随之不断变化,或呈八卦阵,或为莲花状,变换无穷,令人目不暇接。整个埸面,钹鼓喧天,旌旗飘扬,蔚为壮观。既令人鼓舞,又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王台太平鼓队,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五代时。
特点
1、民间习俗的依存性;2、活动内容广泛性;3、表演风格独特性;4、活动形式灵活主动性;5、表演形式艺术性;6、时代感和历史性;7、民族摹拟性;8、以鼓振节的演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