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麒麟灯会每逢丰收的时候自发组织表演,麒麟外形独特,麒麟有着平安幸福的寓意。大家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具体的内容吧!
九连麒麟灯会
历史渊源
九连麒麟灯会是繁昌县孙村镇九连村的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说起九连麒麟灯会的由来,还有一段源远流长的故事。相传三百多年前,在江西婺源地区居住着一群人,他们就是后来繁昌孙村九连村卧龙墩俞姓族人的先人。闲暇之余,俞姓先人按照古代传说中描述的麒麟模样,结合狮子的制作方法,用竹篾编织制作了一个外形奇特的麒麟,由狮头、鹿身、牛尾、马蹄、鱼鳞皮组成,周身用五色条形彩纸作皮毛外衣,再用一些丝绸花布点缀,当地人称之为“四不像”。
每逢春节或庆典活动,俞姓族人的先人都要举办麒麟灯会表演,祈求天下太平,期望麒麟带来丰收、福禄与美好。明朝末年,战乱连年,饿殍遍野,为躲避战乱灾荒,俞姓先人带着长约一丈,直径近一米,重达40多公斤的麒麟迁徙到繁昌孙村镇九连村,后来便在这里定居生活,麒麟灯会自此在九连村流传下来。
基本内容
九连麒麟灯会以麒麟独特的外形,丰富多彩的表演方式,在皖南一带独树一帜。每逢新春佳节或村庄开展庆典活动时,灯会的传承人总要虔诚地请出麒麟灯,46名队员组成的表演队热热闹闹地披挂上阵,按照领队、高杆灯队、云牌队、花篮队、锣鼓队和舞麒麟的顺序依次入场,为村民们尽情表演。演出人员都是九连本村村民,他们以舞麒麟的方式祈望村庄风调雨顺,祝福村民平安幸福。
基本特征
九连麒麟灯会表演场面十分壮观,参加表演的有46名队员组成,按照灯会领队、高杆灯队、云牌队、花篮队、锣鼓队、麒麟的顺序依次入场。在锣鼓队的伴奏乐曲声中,云牌队10名女童开始表演,按照编排的规定动作,女童手中的20朵云彩来回舞动,摆出“天下太平”四个文字造型。花篮队的10名女童挑着采摘来的鲜花,围着表演场地来往穿梭,嘴里唱着吉祥的歌曲,气氛好不热闹。紧接着,麒麟在6名高杆队员的簇拥下步入表演场地中央。舞麒麟由两人扮演,前者双手握麒麟道具戴在头上,扮演麒麟头,后者俯身,双手扶前者腰部,扮演麒麟身。舞麒麟在模仿动作上,有舔毛、擦脚、搔头、洗耳以及朝拜东、南、西、北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