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山藕糖是芜湖市南陵县的一个特色传统食品,起源于宋朝年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制作方法也是很复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食品吧!
丫山藕糖
丫山藕糖是安徽芜湖市南陵县丫山地区一种传统的农家食品,千百年来,当地群众每到过年时节家家必备。其外形似圆柱,粗细如手指,因有七十三孔,酷似莲藕而得名。
历史渊源
丫山藕糖的加工制作技艺由来已久,可能始于宋代,当地山民通过口传心授,代代传承,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传说丫山地区先民为三国东吴皇族后裔,为躲避战乱迁徙至此,这里山势挺拔,林木葳蕤,溪流潺潺,环境清雅,阳光充足,盛产稻米。但因山高路险,交通极为闭塞,每逢春节,人们都会为置办年货而发愁,而春节食品必不可少,山民只能自己制作一些糖食,于是“藕糖”应运而生。
制作方法
丫山藕糖所用原料就是本地产的优质粳米、麦芽、芝麻和桂花等。制作时,先将经过浸泡的粳米煮成饭;在煮好的饭里加入适时麦芽和冷水,搅成稀粥状再盖锅焖透;待米饭成糖状时,滤出糖水再上锅熬,并不断用锅铲翻搅,直至糖成白色胶状;另用一锅将糖拉成带状,不断合拢、再拉,如此反复,直到使糖内气孔多达七十三个;最后将糖的长支条掐断为长约10厘米的短条后装入竹筛,熏热后再用炒熟脱壳的白芝麻、桂花等滚动拌匀,即成丫山藕糖。整个过程全部手工操作,难度大,技术高,要求动作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