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庐是一种传统的戏剧剧种,也是地方比较盛行的一种文化活动,它的展现更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一种特色文艺,剧目的题材选取更是十分的丰富,内容和情节更是展现的十分的韵味十足,乐器更是齐全,唱腔更是演绎的十分的完美,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东路庐的特色风采吧!
东路庐
庐剧原名“倒七戏”,起源于皖中地区,荟集门歌、秧歌、茶歌、民歌、大别山歌等各种小调,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广泛流行于安徽省的江淮之间、皖西大别山区及沿江江南部分地区。
文化
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东、中、西三路。东路庐剧以芜湖(江南)、和县(沿江)一带为中心。它吸收了京剧的表演程式和武功,剧目题材由俗走向雅,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
表演
庐剧唱腔分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是本戏和折戏的主要唱腔,既可叙事,也可抒情,适合表现复杂的情感;花腔多为民间小调,轻松活泼,常用于小戏。庐剧唱腔板式丰富,落板常有帮腔,满台齐唱,称为“吆台”。传统的庐剧没有管弦乐伴奏,只用锣鼓进行起奏、间奏和伴奏,俗称“满台锣鼓半台戏”。